4月23日,由中国医师协会MDT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省化疗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抗癌协会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 “中国医师协会MDT百城行-南京站暨第一届KEEP-G学术沙龙”在南京金陵江滨酒店隆重召开。
大会主席团致辞
来自全国各地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的数百位专家济济一堂、讨论交流、共襄盛举。医创星平台两位专家陆培华博士、何伯圣博士也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做了精彩发言。
大会专家组讨论
陆博士的演讲主题为“医学行为创造学,医生创新者的处方”。作为一位科研达人,陆博认为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对创新有着非常高的需求:写论文需要创新,做临床研究需要创新,学习新技术需要创新,申报医学课题需要创新,而医学教育在创新激发环节上的缺失让很多医生护士没有意识创新、惧怕创新。
他向大家介绍了由多名医学博士发起组建的全方位专业服务团队——医创星-创新学院。医创星-创新学院以改变广大医生护士“创新窘境”为宗旨,帮助他们了解创新原理,掌握创新实践技能,熟悉创新成果转化全流程中的相关知识,切实提升临床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能。
目前,医创星-创新学院已经走进不同城市的多家医院授课,并为广大医护工作者提供医疗创新答疑解惑服务。
陆培华博士演讲
稍后登场的何伯圣博士的演讲题目是“临床医生的临床研究,处处有宝藏”。作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南通大学硕士生导师,何博士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数年的临床研究实践。何博士通过精美的课件和精彩的演讲从临床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困惑、临床实践等几个方面为大家深入浅出的剖析了临床研究的过程,分享了他们团队“始于好奇、经于困惑、成于执着”的实践体会,探讨怎样“入行、入围、入戏”。他还以自己的专利:一种CT/MRI小肠造影智能充盈装置(目前已经授权给医创星平台孵化)为例,讲解了自己的临床研究转化心路历程:研究不是只存在实验室中,也不是只局限性于论文文献中,研究也可以从观察身边人和事做起。

何伯圣博士演讲
除了分享心得、交流经验以外,参会专家们还共同成立了KEEP-G大肠癌诊疗联盟,定期组织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KEEP 会诊),并提供年轻医生指引和成长的舞台(KEEP演讲)。
KEEP-G大肠癌诊疗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