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已成为成为化疗药物、静脉营养支持、输血等刺激性液体输入的安全通道和理想的长期静脉输液工具。PICC置管术后必须经过尖端定位后方可使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 INS)推荐PICC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内,理想位置是PICC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
有研究证明,置管前采用单纯的体外测量法无法提高PICC尖端的精确到位率,而置管后目前的金标准X胸片定位法因其二维成像的局限性,不能精确判定导管定位;X定位后发现导管打折异位、过深过浅后需重建无菌区调管,然后再行拍片定位,其过程耗费耗时,且效果不确定,尤其是其带来的辐射损伤不可避免。
置管中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用于置管时导管尖端实时定位效果安全可靠,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因导管尖端位置异常导致的并发症如导管回血、赌管、化学性静脉炎、血栓、心律失常等,对于P波出现特征性高尖变化者,心电定位技术可替代传统X光片定位技术,目前被国内外广泛研究和应用。其原理是通过特殊的心电导联线接导管导丝和心电图机或心电监护仪,观察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P波特征性改变来判断导管尖端是否进入上腔静脉及在上腔静脉内的位置。该技术可避免置管后X线定位导致的辐射和减少患者的检查费用。
以往研究的心电导引技术主要采用医院的专用心电图机或者是心电监护仪,以上设备价格昂贵需上万元,还需配备专门的心电图打印纸;体型笨重移动需人力推车,给操作者带来不便,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心电图原始波形不能直接拷贝上传分享,不便于同行资源共享和远程交流,也不便于科研资料的积累。
本产品采用智能手机联合袖珍移动式心电采集盒的改进型PICC心电定位系统,对置管时实时观察手机腔内心电图定位进行效果研究,查文献尚无相关报道。EL-194心电采集盒和处理软件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的国家医疗器械,采集盒采用袖珍便携设计,价格仅1千余元。目前适用范围为患者居家自测心电图之用,未在临床投入使用。经过我院医学工程科和院部严格审核批准试用,试用结束后已提交试验总结报告,已批准同意临床研究使用。
经过70例预试验,改进型心电定位系统与医院传统大型GE心电图机(价值4万元)心电定位系统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初步结果显示:首先发现其波形清晰度、腔内稳定性强于GE心电图机,定位效果精准。第二,定位耗时短,具体表现为袖珍型心电采集盒的一键式按钮,操作流程更简单快捷;导出的智能手机腔内心电图波形更清晰稳定易于迅速判读;导管尖端进入心房和位于非最佳位置总例数少,床边再微调刻度总耗时少。第三,成本更低廉,因为其净重32g、体积只有火柴盒大小的袖珍便携式设计,大大省去了医院专用监护仪需人力推车从静脉输液护理门诊至各病房置管的人力成本;仪器市场价1千余元、心电图电子保存后的3张图像合并在1张A4纸打印、使用夹扣联合式连接省去了电极片费用。第四,患者接受度高,采集盒几乎隐形、心电图波形手机保存无需现场打印,没有机器打印的噪音干扰,患者置管时心电定位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心情放松无恐惧,加上定位效果好,受到患者的欢迎。最后,手机腔内心电定位装置心电图原始波形即可截图保存,又可利用APP软件进行云分析保存在本地储存中,云数据可实现与专业同道共享资源行远程交流。综上所述,操作护士对改进型心电定位系统的评价综合满意度高。
本产品不增加患者费用和痛苦,总结预试验初步结果为改进型心电定位系统不但PICC尖端定位效果精准,而且具有智能经济、袖珍便携、操作快捷等优势,原始波形云数据可实现资源共享、远程会诊和科学研究,如研究成功,将来能取代昂贵和体积庞大不便搬动的心电图机和心电监护仪行PICC尖端心电定位,是智慧医学的良好应用,将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